近日,高碑店市城关法庭依法审理了一起涉聋哑人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,用手语传递司法声音,为当事人提供了一次“说”得清楚、“听”得明白的无障碍诉讼服务。
案情简介
案件受理后,了解到案件当事人是聋哑人,法庭工作人员立即意识到该案的特殊性。为切实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,克服语言交流障碍,在送达时通过添加当事人微信,以文字方式告知其诉讼流程,并指导其通过手机链接收取法律文书。开庭审理当天,承办法官邀请了特殊教育学校的手语老师参与庭审,为当事人提供专业手语翻译和心理支持,保障庭审顺利有序进行。庭审开始前,承办法官向手语老师介绍了相关案情及开庭审理程序,以便手语老师充分做好庭前准备工作。庭审开始后,法官特意放慢语速、控制节奏,借助手语老师的专业手势,耐心、细致地询问原告的真实意愿,每一个问题都反复解释,确保手语老师能够精准地将信息传达给当事人,并给予充分时间让当事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。庭审结束后,原告通过手语翻译向法官表达了诚挚谢意,一场简单而特殊的庭审顺利落下帷幕。
诉讼“无声”,司法有情。高碑店法院将继续厚植“司法为民”理念,高度重视特殊群体的司法需求,持续打造安全便捷、多元包容的无障碍诉讼环境,通过实际行动彰显司法力量,传递司法温情。